1、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投影的形式,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白天教学,可以有效的利用自然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1)能满足读写、绘图的要求,保证视觉目标的水平、垂直照度要求;
2)满足师生、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3)引导学生专注于教学或示范区;
4)适应不同演示和教学情境的需要,考虑自然光线的影响;
5)满足显色性,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教室照明安全可靠,维护方便,与环境协调。
教室照明最亮的点或表面通常是最吸引人的。
在课堂照明设计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桌面和黑板的亮度应该是最高的。
1)教室的常用课桌布置有规律,应采用网格顶部均匀分布灯具的一般照明方式。为了减少眩光面积和光幕反射面积,荧光灯应纵向布置;
2)如果教室照明可以安排在垂直黑板通道上方,教室桌面的一侧或两侧形成,照明效果会更好。
3)为保证照明均匀,距离高度比(L/h)不应大于所选灯具的最大允许距离高度比。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可调整灯具间距l,使灯具挂高h,并可增加、更换或更换灯具,以满足要求;
4)灯具的安装高度对照明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安装高度的增加,照度减小;随着安装高度的降低,眩光效果增加,均匀性降低。普通具安装高度离地面2.5-2.9m,离桌面1.7-2.1m;
5)教室照明控制应与外窗方向平行,有隔断和群控(黑板照明开关分开安装)。有投影屏时,投影屏附近的照明应能独立关闭;
6)课厅及多媒体教学的大教室应设置笔记照明和多媒体教学的一般照明,一般照明应调暗;
7)合理安排光源,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创造更好的照明环境。在白天,教室是单向自然采光的,窗户部分和走廊部分的亮度差别很大。因此,照明设备应控制在不同的区域。当从窗户进入教室的光线充足时,只能打开靠近走廊一侧的一排灯,使照明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