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4日,亚洲园艺博览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绿色中国周”的重要环节,亚洲园艺博览会吸引了荷兰、希腊、马来西亚等多国的大使馆商务参赞、理事参与,来自中国、荷兰、法国、以色列等国的蔬果产品、设施园艺资材等亮相展会。由于蔬菜、水果同属于大园艺范畴,此次的地标特色水果产品及自动分拣包装产品较多,与花卉相关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温室设施和资材方面。
加温和节能是温室新课题
“禁煤令”实行后,对于北方温室生产企业来说,加温成本压力增大,因此对温室加温和节能方面提出更新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一种是在加温设施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则是在节能保暖方面做文章。
在加温方面,潍坊瀚泓节能温调设备有限公司带来电热风机,销售经理潘信军告诉记者,这不算新产品,但由于技术成熟、加热效果快速稳定,且施工安装便利,它成了今年最畅销的产品,眼下云南、西安、银川等地的客户都急着要货,产品供不应求。韩资企业因特希特(常州)电器有限公司则带来了温室用碳素灯取暖器,这一产品也由于“煤改”销量增加。公司海外销售人员沈君子介绍说,这款产品热转化效率能达到98%,1000平方米的面积使用24个1300瓦的碳素灯就能让温室升温15摄氏度,升温速度快,目前在韩国用量较大。
保温节能方式则更多样。从温室建造来说,除了原本的温室内保温方式,盛芳温室还推出双骨架膜温室,可在内膜外加盖一层厚保温被,温室四周也配合相应的保温被,能在夜间有效保温,降低加温成本。温室薄膜和遮阳网也在节能保温上“出力”,例如江苏华昌织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咏梅就谈到,近年国内市场对功能膜需求量越来越大,防尘、抗老化、防雾、防滴露功能已经得到认知和普及,但随着加温成本升高,北方市场对保温膜的需求将会增加。同理,遮阳网的功效也不仅限于遮光降温,现在内层铝制的遮阳网也因有一定的保温效果而受青睐。
补光到人工光源的概念转换
“补光是针对补充太阳光照时数的传统提法,我认为,现在应该是人工光源的概念,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人工光源可替代太阳光源。”北京瑞莱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都金龙在中国温室产业大会上提到。在展会现场,众多的补光灯和大小“植物工厂”引发关注。
随着微型月季、菊花等光周期敏感的品种产量增加,现在花卉生产中对补光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常见的补光设施为高压钠灯和LED补光灯。由于高压钠灯有较大的热辐射,所以适合在有一定高度的温室内做植物顶部补光,LED灯则因红蓝光可控、节能等因素被福斯认知,普遍认为适合做植株间补光。
展会现场,台湾宏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庆男带来了红蓝光可调补光灯,通过手机APP或开关控制红蓝光转换,并且部分产品可通过电流精控达到调控红蓝光比例的作用。杨庆男认为,红蓝光可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植物生长不同阶段对光谱的需求,可以在苗期增加蓝光比例,在生长期增加红光比例,并且还保留了少量绿光以模仿自然光。
由于植物工厂概念,出现了完全依靠人工光源生产的高密度种植空间。此次牛尾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推出了家用植物工厂和集装箱式生产用植物工厂,吸引了不少目光。产品以植物工厂的概念为蓝本,做到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纯人工光源
,在家庭中应用miniserra和工厂化Box Xland可实现高密度自动种植。
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也来到展会现场,研究会国际部部长林绘理介绍说,现在日本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植物工厂,有些已经运作一二十年,证明了植物工厂在生产方面的可行性。因此研究会也是依托于千叶大学植物工厂实证项目,联合世界范围内的从业者,对植物工厂的技术对接、研发、培训和技术指导方面做工作。
植物工厂目前多应用于叶菜生产,国内的家庭园艺则将其概念转嫁到家庭种花、种菜,推出简化产品。展会上,杭州卉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简易的台灯式半水培种植盆,北京金福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推出了最新款迷你智能植物生长机,可实现桌面种菜,这些产品将人工光源的微小化版本应用于家庭园艺场景。
BoxXland集装箱型植物工厂内部。
金福腾最新款迷你智能植物生长机。
因特希特带来的温室用碳素灯取暖器。
家用可调光色的LED补光灯泡,安装在小台灯上就可变为植物补光灯。